以膨潤土為主要原料,丙烯酸單體為改性劑,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備丙烯酸聚合物/膨潤土復合防水材料(BPN),采用FT-IR、XRD、SEM對所制備樣品的結構進行了分析表征。結果表明:膨潤土在丙烯酸聚合改性過程中片層結構不變,但層間水受丙烯酸聚合物親水基團影響有變化,且剝片程度增大。BPN的耐鹽性明顯優于膨潤土。
本文主要以鈉基膨潤土為原料,用十六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對膨潤土進行復合改性,制得改性膨潤土,用XRD對其結構進行表征,研究了改性后的膨潤土對2,4,6-三氯苯酚和Pb2+的吸附行為,結果表明,改性后的膨潤土對2,4,6-三氯苯酚和Pb2+的吸附性能明顯提高,吸附等溫線較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改性膨潤土對2,4,6-三氯苯酚和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別為238.1mg/g和
分析湖泊沉積物磷形態的變化是揭示控制沉積物磷釋放機理的關鍵.本研究分析了暨南大學南湖加鑭改性膨潤土前后水體磷濃度和沉積物磷形態變化,以探討鑭改性膨潤土對削減水體磷濃度的效果.結果顯示,鑭改性膨潤土添加后,上覆水磷濃度波動較大,總體呈下降趨勢;至60d時,水體總磷、顆粒態磷、總溶解磷和溶解性反應磷分別比添加前下降了45.1%、44.1%、48.2%和85.3%;沉積物中的弱結合態磷和氧化還原敏感性磷
為了探究氮(N)、氟(F)摻雜比例對TiO2/膨潤土復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響,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了氮-氟共摻雜TiO2/膨潤土復合材料,研究了所制備復合材料比表面積(SBET)、掃描電鏡(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和陽離子交換量(Cationexchangecapacity,CEC),分析了不同氮、氟摻雜比例對氮-氟共摻雜型TiO2/膨潤土復合材料吸附水中土霉素
制備了鋯氧化物(ZrO2)含量分別為2.98%、7.81%、13.73%和33.70%的4種鋯鎂改性膨潤土,并考察了鋯負載量對鋯鎂改性膨潤土吸附水中磷酸鹽的影響.結果表明,較高的吸附劑投加量有利于水中磷酸鹽被鋯鎂改性膨潤土所吸附去除.鋯鎂改性膨潤土吸附水中磷酸鹽的動力學過程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鋯鎂改性膨潤土對水中磷酸鹽的吸附等溫行為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
研究制備了2種不同Ca2+含量的磁性鋯鐵改性膨潤土(ZrFeBTs),即磁性鋯鐵改性原始膨潤土(ZrFeRBT)和磁性鋯鐵改性鈣預處理膨潤土(ZrFeCaBT),并通過吸附實驗考察了ZrFeRBT和ZrFeCaBT對水中磷酸鹽的吸附特征,以確定Ca2+預處理對ZrFeBTs吸附水中磷酸鹽的影響.結果發現,本研究所制備的ZrFeBTs包含Fe3O4和Zr,并且ZrFeCaBT中可交換Ca2+的含量明
首先采用Fe3+、Fe2+、溶解性鋯鹽、膨潤土和堿液作為原料制備得到了一種磁性鋯鐵改性膨潤土,再通過底泥培養實驗考察了磁性鋯鐵改性膨潤土添加對底泥中磷遷移與形態轉化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缺氧條件下,河道底泥中磷會被釋放進入間隙水中,繼而會被釋放進入上覆水中,而磁性鋯鐵改性膨潤土添加可以極大地降低底泥中磷向間隙水的遷移通量,最終導致了上覆水中磷數量的顯著下降.此外,添加磁性鋯鐵改性膨潤土不僅促使底泥中
對鈣基膨潤土經過鈉化改性,其膠結性、懸浮性、分散性均得到提升,在水介質中,觸變性較好,凝膠結構穩定,應用于鉆井液中表現良好。實驗考察了磁力攪拌時間、微波時間及功率、溫度、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碳酸鈉(SDBS/Na2CO3)比例及50%無水乙醇等因素對膨潤土改性的影響。得到制備改性膨潤土最佳條件:m(膨潤土)∶m(SDBS)∶m(Na2CO3)=16∶2∶3,50%無水乙醇40mL,磁力攪拌時間3mi
該文以鈉基膨潤土(NM)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為改性劑,制備有機膨潤土(YM)。并以其為載體,采用溶膠凝膠法制備鐵摻雜TiO2/膨潤土復合光催化材料,以TNT為目標降解物,考察復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自制復合材料在可見光下無活性,在紫外光下具有較好的光催化性能。經TNT光催化實驗證明,當加入濃硝酸1.5mL(pH=1.5),TiO2與有機膨潤土質量比為1∶0.8,摻鐵量在2.0%~3.0%之
以具有較大比表面積和良好吸附性能的膨潤土作為載體,制備了膨潤土負載硫化納米零價鐵,并利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以及比表面積等手段表征膨潤土負載硫化納米零價鐵的特性。研究了膨潤土負載硫化納米零價鐵的硫鐵比(摩爾比)、投加量、初始pH對對硝基苯酚(PNP)去除的影響,并對PNP降解機理進行了初步探究。結果表明,膨潤土負載硫化納米零價鐵比表面積為3